2023年山东省教师资格笔试每日一练答案【5.16】
参考答案及解析
科目一(1-3)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题干中,方老师认为素质教育重音、体、美,轻语、数、外,这与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相悖,是对素质教育强调促进全面发展的误解。故本题选B。
2.【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题干中,家长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忽视了孩子的独特个性和独立想法,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强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诸方面相互渗透、协调发展。题干未体现,A项说法错误。
3.【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题干中,沙老师认为学生的学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这种说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夸大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恰当的。D项说法正确,排除A、C两项。
B项说法错误。沙老师的问题不在于指导年轻教师的工作,而在于其传达的思想本身存在错误。
科目二(4-10)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少先队活动的特点。
趣味性是指在开展少先队活动的过程中,要遵循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开展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如游戏、竞赛等,满足少年儿童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是指在设计和开展少先队活动的过程中,少先队员和辅导员要充分发挥创新精神,运用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使少先队活动具有新思想、新内容、新形式、新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和创新效益,逐渐培养少先队员的创造志向和创新能力。教育性强调一切少先队活动都以达到教育和自我教育为目的。自主性要求少先队员自己出主意、想办法、订计划、做事情,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做少先队组织的主人。
题干强调通过开展“学党史”活动使学生受到革命教育,体现了少先队活动的教育性。
5.【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知觉的一般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强调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知觉的理解性强调人对知觉现象赋予意义。知觉的整体性强调人把知觉对象知觉为统一的整体。知觉的恒常性强调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题干中,学生通过画线的方法将关键词句从整体内容中突显出来,优先被清晰地感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
6.【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
科技活动强调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各种科技实践性作业。体育活动以发展学生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主要目的。学科活动以让学生学习和研讨某一学科的知识或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为主要目的。主题活动是就某一特定专题而开展的短期或长期的专门活动。这种活动既能增加学生与活动目的有关的知识,也能培养他们相关的情感和态度。
题干中,学校组织的活动围绕“尊老爱幼,从我做起”这一主题展开,属于主题活动。
7.【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知觉的整体性指的是人们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是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把不完整的图形知觉为完整图形的知觉组织过程是知觉整体性的体现。只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一部分”,“残缺”,“完整”,就可以判断出知觉的整体性。
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B选项。
8.【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类型以及注意品质。
选项A,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注意的转移是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
选项B,无意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要注意的东西没有任何准备,也没有明确的认识任务。
选项C,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选项D,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
根据题干,窗外的嬉闹声对学生的注意来说是一种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地无意注意,使得学生离开了当前的学习任务,属于无意注意和注意分散。故本题选C。
9.【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种类。注意包括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选项A,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选项B,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选项C,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它是有着预先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并在有意注意之后产生的。它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注意。
选项D,分配性注意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
题干中,学生对于换了发型的老师的注意事先是没有目的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因此,属于无意注意。选项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A。
10.【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以下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第一,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第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第三,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形式,保持学习活动;
第四,要根据注意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注意。
总之,教学中出现的注意问题,情况很复杂,原因也是多样的,只要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注意的规律,多调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
扫码关注公众号:济南中公教育
(更多教师招聘公告信息及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