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3年山东省教师资格笔试每日一练答案【5.26】

济南中公教育 2023-06-07 11:45:24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参考答案及解析

科目一(1-3)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指出,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其中,学生是发展的人包括: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学生正在成长的特点,而要求学生十全十美,对学生求全责备。这是与发展观点相对立的。其实作为发展的人,学生的不完美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则是不符合实际的。题干中,小明妈妈按照完美要求小明,没有看到小明是个正在成长的孩子,忽略了他是个发展的人。A项正确。

B项: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括:(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学生是独特的人包括:(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但是题干中无法体现出小明的缺点,也不符合学生观的内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理念中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全面发展的学生观认为,学生作为有差异、有个性的人,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统一的。全面发展的学生观,承认人的发展的差异性和个性,即承认不同人发展的差异性的同时,还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人,不是“千人一面”的人,而是有特点的人;完整的人,也不是各个方面平均发展的人,而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个性又得到很好发展的人。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性潜能得到充分开发,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境界。题干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是说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提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关注学生的独特性,依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三项都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环境影响、接受教育的内化过程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存在多样的个性,我们把人的个性看作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反映,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因此,素质教育在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外,也应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关系。题干中,该校对学生的评优制度进行改革,增设了“歌唱达人奖”“绘画能手奖”等新的奖项,这些奖项的设置,有利于强化学生学习自己擅长或者喜欢的学科的热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A项正确。

B项:该校增设“歌唱达人奖”“绘画能手奖”等新的奖项,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是为了强化学生之间的竞争。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融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题干中,该校增设“歌唱达人奖”“绘画能手奖”等新的奖项,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学习态度一般是指学生对学习及其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它通常可以从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况、情绪状况和意志状态等方面加以判定和说明。题干中未涉及到学生的学习态度。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科目二(4-10)

4.【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班级目标管理的理解。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集体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D项正确。

A项:教师监督指的是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教师的监督为中心,教师是监督的主体,忽视学生的自我监督的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学校调控指的是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学校要加强对班级的调控,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同伴监督指的是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以同伴之间相互监督为主,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记忆的类型。

选项A,陈述性记忆以陈述性知识为内容,即记忆一些事实类的信息,用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选项B,程序性记忆,即对程序性知识进行记忆,比如该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通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既有多个动作间的序列联系,又包括在一瞬间同时进行的动作间的横向联系。这两方面共同构成的复合体是无法用语言清楚表述的,如打篮球。

选项C,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和地点无关。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如记住一年有四季。

选项D,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与个人的亲身经历分不开,比如想起自己参加过的一个会议或曾经去过的地方。

题干中“小明随父母去国外观看篮球比赛的记忆”是小明个人的亲身经历过的记忆以时空为背景,属于情景记忆。选项A、B、C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6.【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发散思维知识点。发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这一过程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多种信息的过程,因为发散思维使思考者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一个方法。题干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举例,求得多种答案,符合发散思维概念,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推测与假设,这类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

C选项,好奇心是指对一些事物表示特别注意的情绪。

D选项,独立性为本题干扰选项。

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A选项。

7.【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班级管理的模式的理解。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资源,主要对象是学生。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强调调动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自主、自强,团结合作能力。C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8.【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联觉的理解情况。联觉是指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题干所体现的是视觉和听觉的联合。故B项正确。

A项: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补偿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是指当个体因本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致使目的不能达成时,改以其他方式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其焦虑,建立其自尊心。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错觉是人们观察物体时,由于物体受到形、光、色的干扰,加上人们的生理、心理原因而误认物象,会产生与实际不符的判断性视觉误差。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9.【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分类。根据有无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其中,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题干中,学生不由自主的将目光转向门口,说明这种注意是没有预先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属于无意注意。B项正确。

A项: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人独有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0.【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参考答案】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①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

②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①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②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相关推荐:2023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5.26】

扫码关注公众号:济南中公教育

(更多教师招聘公告信息及时关注)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教师资格<

招考信息

考试公告 报名入口 准考证打印 成绩查询 面试公告 资格认定公告 考试动态 信息汇总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