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3年山东省教师资格笔试每日一练答案【5.25】

济南中公教育 2023-05-29 18:11:26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参考答案及解析

科目一(1-3)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理念中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教育对象的全体性。从广义上说,是指面向全体国民,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通过正规的或非正规的渠道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教育,以达到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目的。从狭义上说,是指全体适龄儿童都必须接受正规的义务教育,不得因种族、民族、性别、出身、宗教信仰、经济等因素而限制或剥夺其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具体到学校和班组级,则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得人为地忽视任何一个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是中小学素质教育最基本的特征。本题中范老师忽视考试成绩一般的学生,而重点培养成绩优秀的学生的做法,违背了素质教育关于教育公平的要求,不符合公平执教的规定。综上所述,C项正确。

A项: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主要方式就是因材施教,但并不是以成绩作为评判标准的。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B项:教学任务只是教师工作上的量化表现,是应试教育所追求的一种衡量标准,违背了素质教育观。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D项:严慈相济是指教师对待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慈爱呵护,是教师关爱学生的职业表现。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其中,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要热爱所有的学生,只爱“金凤凰”不爱“丑小鸭”,不是真正的爱学生。题干中,刘老师加强对班内前10名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对于名次靠后的学生关注少,甚至不管不问的做法,违背了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错误的。D项正确。

A、C两项:刘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违背了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刘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其违背了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包括:(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其中,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反思”要求教师时刻反思自己的不足。如撰写教学后记、撰写教育案例等。反之,教师不能骄傲自满,拒绝成长与改进。题干中,刘老师每天上完课后,都会撰写教学后记,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反观自己的得失。这表明刘老师在对待教学上强调反思。B项正确。

A项: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尊重、赞赏”要求教师能够尊重学生人格,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如老师针对离异家庭的儿童能够耐心细致地倾听,能够进行进一步心理疏导。再如老师能够关注到学生团结友善的优点。反之,老师不能侮辱、讽刺学生。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帮助、引导”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完善人格。如老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反之,老师不能够拒绝帮助学生。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合作”要求教师与其他教师或者家长进行合作。所以,教师不能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批评同事或家长。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科目二(4-10)

4.【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外活动的内容。课外活动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学科活动、科技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课外阅读活动和主题活动。其中,文学艺术活动主要培养学生对文艺的爱好和发展学生文艺方面的才能,如组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论、参观展览等活动,还可以成立美术、书法、摄影等文艺小组。题干中,学生书画小组举办的书画作品大赛,这属于文学艺术活动。A项正确。

B项:科技活动是以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科技知识为目的的课外活动,如举办科技讲座,参观游览,成立无线电小组、航模小组、园艺小组等,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小实验、小论文等“五小”活动,在学生中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社会实践活动是指组织一些参观、考察、社会调查访问、宣传、游览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社会公益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使他们养成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爱护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5.【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思维的类型。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可以分为直觉思维、分析思维。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以分为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A选项,直觉思维,是指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B选项,分析思维,是指经过逐步分析后,对问题解决作出明确结论的思维。

C选项,辐合思维,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到找到最合适的唯一正确答案。

D选项,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这一过程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多种信息的过程,因为发散思维使思考者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一个方法。

题干中,老师让学生想曲别针都有什么用途,学生可以说出来很多用途,产生了多种答案,是进行发散思维。故本题选择D选项。

6.【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级管理的模式。班级管理的模式包括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其中,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平行管理的提出者为马卡连柯。题干中,林老师为了让学生可以顺利地交回作业,特别说明如果有一个学生没有交回作业,便取消全班同学去野外写生的奖励。这种班级管理模式属于平行管理。C项正确。

A项: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7.【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班级管理模式。班级管理的模式一般分为四种,分别是: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其中,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题干中,欣欣和她的同学们能够在班级管理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参与班级管理,可见欣欣和她的同学们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了班级管理,这属于民主管理模式。C项正确。

A项: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平行管理的提出者为马卡连柯。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8.【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的类型。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或者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又称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表象和图式也是其表征的重要形式。程序性知识又称操作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程序性知识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进行表征。C项正确。

A项:根据知识的抽象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直觉性知识与逻辑性知识。逻辑性知识是指不能通过直接观察,只能通过定义来获取的知识。这类知识往往是从许多具体示例中概括出来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概念或原理,如有关道德、人性等的知识。与题干不符,排除。

B、D两项:直觉性知识又称形象性知识,是指具体的、可通过直接观察而获得的信息,该类知识往往可以用具体的事物加以表示,如有关日期、地点、物品等方面的知识。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9.【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分类。根据知识的表现形式,可以把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中,隐性知识是指储存在个体头脑中的记忆、经验、技术、感受等,属于未被言明或者难以言传的知识。题干中,波兰尼的著名命题“我们知晓的比我们能说出的多”说的就是隐性知识。C项正确。

A项:显性知识又称“言语性知识”,是指能够以书面文字、图表、数字和公式等形式加以表述的知识,包括常见的概念、原理、数学公式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抽象知识是指一些普遍的、抽象的概念或命题。它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常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存在,标示着较高的概括水平。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具体知识是指一些具有感性特征的、具体而有形的知识,如有关日期、地点、事件、人物等方面的知识。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0.【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相关推荐:2023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5.25】

扫码关注公众号:济南中公教育

(更多教师招聘公告信息及时关注)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教师资格<

招考信息

考试公告 报名入口 准考证打印 成绩查询 面试公告 资格认定公告 考试动态 信息汇总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