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小学语文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一批
扫描以上二维码
或关注济南教师资格微信公众号(zgjnjs)
回复面试试题即可查看面试试题 解析
本次教资面试试题来源于学员回忆,与真实试题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小学语文《画》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呈现一幅彩色的课文插图,学生思考画上有什么。(有山、水、花、鸟)同学们,有一位大诗人用一首诗把这幅画描绘了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巧思。(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诗歌,教师对照课文插图,讲解古诗的意思:远远看去,山是那样绿,走近一看,溪水从山上缓缓流下,却听不到一点流水的声音。春天已经过去了,可是花儿仍旧开放着,小鸟在树上站着,有人走到它的身旁,它也不惊慌、不害怕。
2.教师分解诗歌指导有感情朗读
“远看山有色”,师带着连绵起伏远山的图片描绘,带着赞美惊叹的情感读,找生跟读。
“近听水无声”,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放慢语调,轻快读)
“春去花还在”,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花是春的象征,同学们带着诗人的对春的眷恋跟老师读。
“人来鸟不惊”,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指导读的时候,带着对小鸟的喜爱之情)
3.带着诗歌情感,找生领读,跟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赛读。
(三)深入研读
1.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
2.熟读成诵,看看谁能最先把诗背诵下来呢?背诵时教师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在学生背诵后给予鼓励支持。【板书:山 水 花 鸟】
3.同学们这首诗不仅诗歌字谜诗,还藏着三组小朋友,他们名字叫做反义词,比如黑对白,谁能将他们找出来呢。
(来-去;远-近;有-无)【板书】
4.那么他们之间到底关系如何呢,下面我们每个小组都挑选你喜欢的一组字宝宝,我们演一演。
通过进来和离开体会“来、去”的相反意思。
通过距离,体会“远、近”的相反意思。
通过实物的出现和消失,体会“有、无”的相反意思。
事后采用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评价。
5.同学们我们再一次齐声朗读,想一想诗人的感情是什么样的?
(热爱自然)
(四)巩固提高
出示一些简答的反义词,以找朋友,照镜子等游戏方式巩固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
(五)小结作业
这首诗可真有趣呀,短短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这么美的景象。诗人不仅教会了我们一组组可爱的反义词,还向我们传递着他喜爱自然的感情。同学们回家把这首诗背诵给父母听,让他们猜一猜谜底是什么?此外小小画家的你们也可以尝试画一画这幅画,下节课可以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说一说王维的基本知识。
【参考答案】
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王维状元及第,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以上就是我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2.语文教学中,怎样教授学生反义词?
【参考答案】
语文课标中提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结合对于新课标理念的认知,我认为小孩子可以从以下四点教授:
第一,直接教授。知识的讲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步。
第二,比较。给出几个词语,适当加以解释,让孩子们对比后从中选择。
第三,分析。通过对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让孩子体会和感受,帮助孩子分析其具体含义,最后总结出反义词语。
第四,引导。通过句例或模拟情景对话,逐步引导,启发孩子。对孩子给出的答案进行详细具体的摆正,使孩子走出疑惑。同时给予鼓励,增加孩子们的信心和思考的乐趣。
以上就是我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小学语文《登鹳雀楼》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自由分享)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这首诗跟我国四大名楼有关,它便是鹳雀楼。古时候,经常有鹳雀鸟飞临居住这座楼而得名。它位于黄河东岸,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很多诗人登上鹳雀楼,俯临黄河,留下许多诗词名篇。而今天我们要学的是王之涣的这首最为有名的《登鹳雀楼》。【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解题。
2.教师范读,学生画出诗歌的节奏和重音。
3.学生自由读,圈画难认的生字。
明确:(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齐读)“更、层、尽、欲”。
(三)深入研读
1.自由读。指名读诗歌的一、二句,思考:这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白日指的是太阳,太阳离山越来越近了,太阳下山了。【板书:夕阳下山图】
黄河入海,气势磅礴,来势凶猛,非常壮观。【板书:黄河图】
2.这是诗人在哪里看到的景象呢?
明确:鹳雀楼。
总结:诗人登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群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入大海。诗人观察的视野多么开阔呀!这景象是多么壮丽啊!让我们把这两句读一读,体会一下这种壮丽的景观。【板书:壮丽】
3.此时的诗人站在黄鹤楼上,看到这样壮丽的景观,说了什么?
明确:“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多媒体出示:欲:想要。穷:尽。千里目:看到更远的地方。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下这两句诗的意思。
4.同桌交流:要想把更远的地方看尽,为什么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呢?
明确:站得高,望得远。如果站在原地,再好也看不到更多的景色。
总结:是啊,不管是谁,做什么事,我们想要得到更多,看更美的风景,都要更加努力,更上一层楼。【板书:更上一层楼】
(四)拓展延伸
画一画诗歌中的景色。
(五)小结作业
小结: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景色,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让我们跟随着音乐,齐读这首诗。
作业:1.背诵古诗。2.完成绘画。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学生书写的笔画错误如何纠正?
【参考答案】
汉字是世界文字数量最多的一种。字数多、字形结构复杂。笔画是汉字书写的基础,教师要高度重视,做好指导,帮助学生打好笔画、笔顺基础。在学生开始学习比较简单的独体字时,要一笔一笔地分析,教学生数笔画,同时把笔画名称、笔顺规则教给学生。如“口”这个字,要讲得特别细:这个字一共有三笔,由竖、横折、横三笔写成。笔顺是从左到右。还要说明笔画的长短,轻重和间架结构的安排。
对于容易写错的笔画,还要用红笔或其它颜色的笔标出来,引起学生注意。
重视写字习惯和态度的培养。要从严要求,习惯基础要打好,这是长期养成的,要随时提醒,写字态度要认真,热爱祖国文字,体会汉字形体美。
以上就是我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2.你能说一下小学低年级诗歌教学应该注意什么吗?
【参考答案】
注意示范朗读。低年级学生时有读错字音的现象,因此,学生诵读前,教师一定要范读,读准字音,这是诵读诗词的基础。
读懂诗意。古诗词的精妙,在于它用精练的语言状物言志,借景抒怀,叙事明理。如果只是死记硬背,一是难记住,二是难记牢。学生只有在理解诗意,了解其抒发的情感的基础上去背诵,才能记忆深刻。
读出韵味。古诗词的经典,还在于它的对仗、押韵。无论是诗,还是词,都非常讲究,读起来琅琅上口,不同的诗词有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有的轻快、有的舒缓、有的激昂、有的低沉,有如音乐美,诵读时,重音和节奏一定要把握好。
以上就是我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小学语文《燕子》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时候,有一种鸟会从南方飞回来,是什么鸟呢?这种小动物又给你留下怎样深刻的印象呢?【板书标题】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屏幕出示生字词,学生朗读)
2.老师范读课文。
3.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几个方面介绍燕子?
明确:文章主要从外形,增添春色美、飞行的姿态来介绍了燕子。
(三)深入研读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1)你觉得应扣住哪些词来理解燕子的外形特点?作者写燕子的外形是从什么写到什么?
明确:乌黑光亮,剪刀似,轻快有力。作者写燕子的外形是从局部到整体的方式展开的。
(2)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来写燕子的外形的?有什么作用?
明确: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燕子的特点。【板书:外形美——比喻 拟人】
2.那么燕子在飞行的时候又是怎样的一番姿态呢?
明确:燕子飞行时轻盈、灵巧。【板书:生机美 飞行美】
A.“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又快又轻的感觉。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字不但写出燕子飞行的轻快姿态,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
B.“掠”写出了燕子飞行的速度很快;身姿灵活。
C.从“叽的一声”感受到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
(四)拓展延伸
尝试运用文本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在纸上写两个句子,同桌之间分享、交流。
(五)小结作业
小结:回顾本课的燕子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谈谈收获,结束课堂。
作业:课下选择一种小动物,运用本课的观察方法及写作手法写一个小片段。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这是小学三年级的一篇课文,根据《课标》的要求,这个学段的学生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所以据此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目标:1.学会并理解本课“烂漫、伶俐”等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够背诵课文。2.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讨论交流等过程,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以及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品味用词的准确。3.培养审美能力,产生对自然万物的热爱。据此目标,我又设计了一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以及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教学难点是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以及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品味用词的准确。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2.你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
本堂课我运用了朗读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展开教学。
朗读是进行语言、情感熏陶的一种学习方法,是对作品进行品味感受的阅读活动,是对学生进行语调、语气、节奏、停顿等方面技能训练的语文学习活动,是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预感的实践活动。本节课我采用朗读法,以读代讲。在读的过程中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只有读才能去感悟。
问答法也是提问法,是本次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教学的手段。教师问学生答,是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在问答中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感悟文本。可以增进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以获得信息反馈,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我采用小组讨论法。教学中的探究过程是学生经历探索、研究知识或问题的体验过程。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在教学中坚持主导和主体的最佳结合,灵活运用教法,激发学生的内驱动力。设置疑问——阅读——谈论——归纳——发言——总结,集思广益,最终取得很好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关注济南教师考试网(微信号zgjnjs),考生如需进一步及时获取教师考资格试资讯,查看更多信息请访问济南教师资格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