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3年山东省教师资格笔试每日一练答案【6.6】

济南中公教育 2023-07-20 17:35:10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参考答案及解析

科目一(1-4)

1.【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对工人、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的教育,鼓励自学成才。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D选项正确。

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十九条的规定。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义务教育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B选项所述不符合规定。

A选项,符合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即“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表述正确,排除。

C选项,符合第十一条规定,即“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表述正确,排除。

D选项,符合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即“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表述正确,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教师法》的识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章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教师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A、B、D三项的行为学校可以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而题干问的是“不能予以”,

故C选项正确。

4.【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章“司法保护”第一百一十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未成年被害人、证人一般不出庭作证;必须出庭的,应当采取保护其隐私的技术手段和心理干预等保护措施。”A项正确。

B选项,属于政府保护,而非司法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章“政府保护”第八十八条规定:“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法维护校园周边的治安和交通秩序,设置监控设备和交通安全设施,预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

C选项,属于社会保护,而非司法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社会保护”第六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与题干不符,排除。

D选项,属于家庭保护,而非司法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章“家庭保护”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下列监护职责:(一)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二)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三)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四)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五)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保障适龄未成年人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六)保障未成年人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七)妥善管理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八)依法代理未成年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九)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并进行合理管教;(十)其他应当履行的监护职责。”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科目二(5-10)

5.【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上好课的具体要求包括: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语言艺术、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D选项中,衣着得体属于为人师表职业道德的要求,而不是上好课的要求。因此,D选项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

A选项,内容正确是指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B选项,结构合理是指要有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与题干不符,排除。

C选项,气氛热烈是指在课堂上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6.【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之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内容包括:(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3)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辅相成。其中,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是指要使人类的知识经验转化为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的知识,必须依靠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时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原因在于学生学习的书本知识是以抽象的文字符号表示的,是前人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认识和概括,而不是来自学生的实践与经验。题干中,范老师带着学生去花生基地观看花生的生长环境,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书中的对话,进而理解本节课所要表达的主题。带着学生去花生基地观看了花生的生长环境、生产过程是实践经验,学生通过实践经验更好的理解书中的抽象文字,这体现了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B项正确。

A选项,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指的是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与题干不符,排除。

C选项,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辅相成是指在教学中要注意防止两种偏向:一是过于注重学生个人经验,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教师的系统传授;二是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引导学生独立去积累知识、探寻经验。与题干不符,排除。

D选项,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都很重要,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7.【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包括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巩固性教学原则、量力性教学原则、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其中,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用形象语言描述教学对象,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题干中,周老师通过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的视频,让学生通过感官获得歌曲中描绘的孩子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唱歌的欢乐景象的感性认识。周老师运用的是直观性教学原则。B选项正确。

A选项,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一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体现。与题干不符,排除。

C选项,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D选项,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循序渐进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顺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的顺序,是这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8.【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备课的相关知识。

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其中,备课是指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设计教法。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一般教学反思在教学活动发生以后进行。因此,做好反思不属于教师备课前要做好的工作。D选项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

A选项,钻研教材包括学习学科课程标准、钻研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资料。钻研教材首先,要钻研课程标准,把握本学科的目的与要求,掌握课程的深度与广度,规划内容的序列安排,明确教学的大致进度;其次,要钻研教科书,能够熟悉掌握课本的基本原理与知识体系,准确把握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及课本的前后联系;最后,广泛阅读教学参考资料,选取合适材料以充实教学内容。与题干不符,排除。

B选项,了解学生主要指了解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心理动作等方面是否已做好了准备工作;了解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情感态度,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愿望、毅力、动机、兴趣等;了解学生对完成新任务的自我监控能力,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习惯、学法、策略和风格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选项,设计教法是指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它包括:如何组织教材,确定课的类型与每节课的活动,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此外,也要相应地考虑学生的学法,包括预习、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活动与课外作业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9.【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包括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等等。有意义学习理论是奥苏贝尔提出的,其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属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因此D项不属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题干相符,当选。

A、B、C三项:均属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理解。

此题说法错误。

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它是一种外部的动机。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他们努力获得学业成就,主要是为了实现家长的期待,并得到家长的赞许。到了儿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的强度有所减弱,来自同伴、集体的赞许和认可逐渐代替了对长者的依附。在这期间,赢得同班的赞许就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动机因素。而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满足自己的求知需要,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

故题干说法错误。

相关推荐:2023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6.6】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教师资格<

招考信息

考试公告 报名入口 准考证打印 成绩查询 面试公告 资格认定公告 考试动态 信息汇总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