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3年山东省教师资格笔试每日一练答案【5.31】

济南中公教育 2023-06-07 14:31:06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参考答案及解析

科目一(1-4)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A选项,人身自由属于公民的权利。A项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

B、C、D三项:均为公民的义务。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法》重要条款。

根据《教师法》第22条的规定,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A、C、D三项符合相关规定。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年修正本)》中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的相关知识。

《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年修正本)》第五条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二)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的规律和特点;(三)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综上所述,B、C、D三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年修正本)》中的相关内容,故排除。而A项“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并不是法律的规定。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12年修订本)》。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12年修订本)》第四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的侵蚀。D选项正确。

A、B、C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条规定并没有提到共产主义。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科目二(5-10)

5.【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实质教育论。

实质教育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出现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是其主要代表。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实质教育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发展智力是形式教育论教学的主要任务。与题干不符,排除。

B、D两项:这两项都属于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的其中一部分。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6.【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等方面获得理想的发展与进步。题干中,讲授《游子吟》的时候,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唐诗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这体现了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D选项正确。

A选项,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是指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但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与题干不符,排除。

B选项,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能力的发展,并将二者辩证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与题干不符,排除。

C选项,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注重教师的教,也要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7.【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测量的认识。

测验的质量指标有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学得好的学生成绩高,学得不好的学生成绩低。A选项正确。

B选项,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的难易程度。在教学测量中,通常用答对或通过测验的人数比例作为难度值。难度值(P)=答对人数(R)/被试总人数(N)×100%。P值越大,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一般来说,难度值在0.5最佳。与题干不符,排除。

C选项,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与题干不符,排除。

D选项,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8.【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而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的过程建立的。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最终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这种理论又被称为尝试-错误论,简称试误论。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D选项正确。

A选项,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认为,学习不是一个刺激和反应之间逐步形成联结的过程,而是一个顿悟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B选项,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生物包括人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个体对环境做出的适应性变化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种内部结构的积极建构过程。它通过两种形式实现:同化和顺应。与题干不符,排除。

C选项,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9.【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个体完全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学到新的行为反应,他强调“替代学习”和“替代性强化”。题干中,观众们因看到电影中消防员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正是一种替代性强化。B选项正确。

A选项,直接强化是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而观众并未表现出观察的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

C选项,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与题干不符,排除。

D选项,自我强化是指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相关推荐:2023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5.31】

扫码关注公众号:济南中公教育

(更多教师招聘公告信息及时关注)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教师资格<

招考信息

考试公告 报名入口 准考证打印 成绩查询 面试公告 资格认定公告 考试动态 信息汇总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