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答案(3.10)
为了帮助考试积极备战2023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济南中公教育小编特别整理了2023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及答案解析,本期内容:2023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答案(3.10)。查看更多3月份教师招聘模拟题,点击并收藏>>>2023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汇总(3月份)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他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小学阶段对应的年龄段为6、7岁-11、12岁。
选项A,感知运动阶段(0岁~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儿童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环境中的刺激。年龄与小学阶段不对应。
选项B,前运算阶段(2岁~7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早期的符号功能。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会认为任何物体都是有生命的。年龄与小学阶段有重合。
选项C,具体运算阶段(7岁~11岁)在这一阶段,儿童形成初步的运算结构,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群集运算,但仍局限于具体事物,缺乏抽象性。儿童逐渐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去自我中心”得到发展,皮亚杰提出,在儿童思维发展的所有特征中最重要的是可逆性。处于小学阶段的年龄段。
选项D,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特征如下:(1)命题之间的关系。(2)假设一演绎推理。(3)抽象逻辑思维。(4)可逆与补偿。(5)思维的灵活性。年龄与小学阶段有重合。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中,小学阶段没有涵盖到的是感知运动阶段,故正确答案为A。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选项A,感知运动阶段的特点是:(1)初期儿童刚刚能区分主体与客体。(2)中期儿童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到主动探索。(3)获得“客体永久性”。
选项B,前运算阶段的特点是:(1)“万物有灵论”;(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4)没有守恒概念;(5)集中化思维,即作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
选项C,具体运算阶段的特点是:(1)守恒观念的形成;(2)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3)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4)思维具有可逆性、去集中化。
3.【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题干“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该理论属于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故本题选D。
选项D,形式运算阶段的特点是:(1)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2)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3)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概率问题计算需要进行逻辑、判断和推理,具备较强的抽象逻辑思维,属于形式运算阶段。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 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 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 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 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 故本题选B。
5.【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能够完成钟摆实验,能够控制三个变量不变,保持一个变量变化,来探究钟摆的摆动速度到底和哪一因素相关,说明儿童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并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思维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最高阶段,即形式运算阶段。所以本题选D。
6.【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以自我为中心是指自己和外部世界还没有明确分化开来。婴儿把每一件事情都与自己的身体关联起来,好像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一样。因此,正确答案选择C。
选项A,前运算阶段,儿童具有不可逆和刻板的特点,儿童尚未获得客体守恒的概念。
选项B,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儿童不能在心理上反向思考,他们见到的行为不能回忆起事物变化的样子。
选项D,客体永恒性是皮亚杰使用的术语,它是指儿童理解的事物,是作为独立实体而存在的。即使个体不能知觉到物体的存在,它们仍然是存在的。
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择C。
7.【答案】AC。中公教育解析: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获得客体永恒性。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思维可逆,获得守恒概念。因此,正确答案选择AC。
选项B,5岁处于前运算阶段,思维不可逆。
选项D,15岁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具有抽象逻辑思维,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等。
综上所述,BD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择AC。
8.【答案】ABC。中公教育解析: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具有抽象逻辑思维,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直喻,能做到一定的概括,故ABC正确,
选项D,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表现为不为他人着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与题干不符。
综上所述,D不符合题意,ABC为正确答案。
9.【答案】×。中公教育解析:认知方式没有优劣之分。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10.【参考答案】
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