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答案(3.7)
为了帮助考试积极备战2023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济南中公教育小编特别整理了2023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及答案解析,本期内容:2023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答案(3.7)。查看更多3月份教师招聘模拟题,点击并收藏>>>2023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汇总(3月份)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A选项,感知运动阶段(0-2岁)的特点:低级的行为图式;客体永恒性。与题意不符,排除。
B选项,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的特点是:守恒观念形成;思维具有可逆性;理解原理和规则,但只能刻板的遵守规则;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地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与题意不符,排除。
C选项,前运算阶段(2-7岁)的特点是:万物有灵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思维不可逆,刻板性;未守恒;集中化。题干中,弟弟认为两杯果汁不一样多,思维处于未守恒,处于前运算阶段。故本题C选项正确。
D选项,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特点是: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意义、隐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与题意不符,排除。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个体的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前运算阶段(2-7岁)的特点是:万物有灵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思维不可逆,刻板性;未守恒;集中化。题干中,弟弟认为两杯果汁不一样多,思维处于未守恒,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童在思维方面存在自我中心的特点,认为别人眼中的世界和他所看到的一样,以为世界是为他而存在的,一切都围绕着他转。题干中,小玲将自己看到的与他人看到的分不开,属于自我中心性的表现。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3.【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A选项、B选项、D选项,前运算阶段(2-7岁)的特点是:万物有灵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思维不可逆,刻板性;未守恒;集中化。与题意不符,排除。
C选项,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的特点是:守恒观念形成;思维具有可逆性;理解原理和规则,但只能刻板的遵守规则;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地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故本题选择C选项。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A选项,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特点是: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意义、隐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选项中小贾能够运用逻辑推理进行解题,属于形式运算阶段。与题意不符,排除。
B选项,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的特点是:守恒观念形成;思维具有可逆性;理解原理和规则,但只能刻板的遵守规则;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地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选项中小深送妈妈喜欢的生日礼物,是去自我中心的表现,属于具体运算阶段的表现。与题意不符,排除。
C选项,感知运动阶段(0-2岁)的特点:低级的行为图式;客体永恒性。选项中笑笑认为玩具熊没有消失,是客体永恒性的表现,处于感知运动阶段。故本题选择C选项。
D选项,前运算阶段(2-7岁)的特点是:万物有灵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思维不可逆,刻板性;未守恒;集中化。选项中,小东认为掰开的和整体的饼干不一样多,思维处于未守恒,处于前运算阶段。与题意不符,排除。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5.【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认知风格的类型。认知风格指个体感知、记忆、思维、问题解决、决策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
选项A,冲动型的学生倾向于根据几个线索做出很大的直觉的跃进,往往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是很快就做出反应。
选项B,场独立性的学生是“内部定向者”: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选项C,沉思型的学生在做出回答之前倾向于进行深思熟虑的、计算的、分析性的和逻辑的思考,往往先评估各种可替代的答案,然后给予较有把握的答案。
选项D,场依存性的学生是“外部定向者”,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身外的客观事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容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故D选项正确。
题干中强调的关键词为“接受别人的暗示”,“受外来因素影响”,符合场依存性的特征,故本题选D。
6.【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而量力性原则指的是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量力性原则符合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7.【答案】ABD。解析:场独立型的学生是“内部定向者”: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依存型的学生是“外部定向者”,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身外的客观事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容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
8.【答案】BC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根据上述思想,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也就是说,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B、C、D三项正确。A项:任务难度并不是越难越有利于学生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CD。
9.【答案】错误。中公教育解析: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给我们的教育启示是: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故本题说法错误。
10.【参考答案】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8个月左右)
(2)自主对羞怯与怀疑(18个月到3岁)
(3)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
(4)勤奋感对自卑感(6、7~12岁)
(5)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12~18岁)
(6)亲密对孤独(18岁~30岁)
(7)繁殖感对停滞感(30岁~60岁)
(8)完善对绝望(60岁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