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首页 > 教师资格 > 阅读资料 >

教师资格职业理念之学生观

济南中公教育 2021-10-24 15:36:32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2021教师资格证正在积极备考中,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1教师资格考试,济南中公教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的知识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今天给大家带来:教师资格职业理念之学生观

在国考教师资格科目一综合素质的考查中,教师的职业理念是考生需要着重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是历年考试常考知识点。这一部分主要的考查题型包括:单选题、材料分析题。下面将围绕职业理念中的学生观进行细致全面的梳理。

一、 学生观概述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基本

看法与认识。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和“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一)“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以人为本学生观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材料分析考点:①学生有缺陷,不放弃;②学生有错误,老师能谅解,相信能改正;③老师相信学生,把工作交给学生做。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材料分析考点:①学生个性发展;②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扬长避短;③因材施教。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材料分析考点:①不硬性要求,尊重学生想法;②因势利导;③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二)“育人为本”儿童观的内涵

1.儿童是发展的人

第一,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第二,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第三,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快速性、幼稚性、全面性。

材料分析考点∶①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②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③因势利导;④原谅幼儿错误;⑤保护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2.儿童是独特的人

第一,儿童是一个完整的人。

第二,儿童是独一无二的人。

材料分析考点:因材施教;发展幼儿个性

3.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可能性

材料分析考点: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因势利导。

三、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实现目标

(一)中小学的全面发展教育

教育为学生的成长需要而存在,学生的成长需要是多方面的,因为学生作为人是“身”与“心”,“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体。学生的成长需要是多方面的,教育应当全面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因而以人为本,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

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

3.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物质基础。

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二)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

1.幼儿体育

幼儿体育是指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以增强幼儿的体质、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对幼儿实施有效的体育,有益于增强幼儿的体质,为幼儿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2.幼儿智育

幼儿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3.幼儿德育

幼儿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为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品德打下最初的基础。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幼儿德育是向幼儿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文明习惯和性格。

4.幼儿美育

幼儿美育是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运用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中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其具有感受美、表现美和初步创造美的能力以及培养其健康审美态度的教育。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教师资格<

招考信息

考试公告 报名入口 准考证打印 成绩查询 面试公告 资格认定公告 考试动态 信息汇总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