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中的“逻辑”
2021教师资格证正在积极备考中,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1教师资格考试,济南中公教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的知识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今天给大家带来:教师资格证中的“逻辑”

在教师资格证科目一的考试中,对于“逻辑”部分的知识考查,虽然在考试中的占比并不大,四分分值屈指可数,但是对于这样一部分具有神秘色的知识,却一直吸引着广大考生的注意力,纷纷必争的心态,探索真理的欲望,驱使着无数的应考同学在逻辑的路上痴迷,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逻辑”中的那点事。
1.概念
何为“概念”,即对于一类事物本质及共同特征的归纳,就拿圆为例:直径相等的是圆?半径相等的是圆?封闭曲线是圆?不,这些用肉眼可见的均是圆的表面特征而已。对于圆,平面内到定点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这才是圆的本质特征,归纳了所有圆的本质和共同特征。
直径是5厘米的圆,直径是15厘米的圆,直径是150厘米的圆,均是平面内到定点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概念分为两个部分,即内涵和外延。内涵即事物的本质和共同特征,上述已做解释;外延即所包含的范围,马有黑白黄红诸多颜色,花有赤橙黄绿万般种类。若两个概念完全相同,则外延和内涵都需要相等。
故此,白马非马,正确。白马本质上是马,但范围上只包含白色的;马本质上也是马,但范围上包含各种颜色。两个概念,内涵相同,外延不同,故白马非马。
2.推理
推理部分的知识较为复杂,本文暂只论述其中对于充分必要条件以及矛盾命题的学习。
充分必要条件:
在数学的推出关系中,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B是A的必要条件,例如:年满18周岁可以当兵,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年满十八周岁不一定当兵,但是当兵则一定年满18周岁,因此用逻辑语言则可以表达为“当兵推出年满18周岁”,因此当兵是年满18周岁的充分条件,而年满18周岁则是当兵的必要条件。
同时,作为A=>B而言,在命题中属于原命题,那么其逆否命题非B=>非A则与其真假性相同,一真则真,一甲则甲。因此在对于判断题干中所给表达和选项是否一致时,则可以采用将文字表达转化成逻辑语言的方式,并根据其原命题及逆否命题同真假进行判断。据此,则需要广大学员掌握以下几种推出关系的文字语言转换。
即:题干文字表述为,“如果A,就B”、“如果A,那么B”、“一A就B”、“若A则B”、“只要A就B”时,则应转化为A=>B。
题干文字表述为,“只有C才D”、“不C就不D”、“除非C,否则不D”是,则应转化为C=>D。
记住以上文字的转化,在做题中即可将文字语言和逻辑语言之间进行的转化。从而进行和题干中表达语义相匹配的一类题目的作答。在后续的文章中,小编会陆陆续续进行诸如概念见的关系、矛盾命题、朴素推理、数字图形推理等跟多逻辑知识的分享,希望大家有兴趣后续继续关注。
在线咨询

考试类型
网校课程
面授课程
中公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