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招聘考试综合知识:银行招聘模拟试题
11.产生“寻租”的根源在于( )。
A.经济不发达
B.监督体制不完善
C.部分官僚的素质太差
D.政府干预过多
12.机会成本的起因是( )。
A.自私的消费者
B.贪婪
C.稀缺性
D.低效率
13.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变动。在日常生活中,价格变动对需求量影响较小的一组商品是( )。
A.电视机、食用油、禽蛋
B.蔬菜、米面、日用调味品
C.金银首饰、液化气、家用摄像机
D.海鲜产品、电脑、轿车
14.政府进行市场干涉的理由( )。
A.税收
B.反托拉斯法
C.外部性
D.以上全是
15.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
①乙商品的需求减少 ②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③丙商品的需求减少 ④丙商品的需求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当由于信息不对称出现高质量产品被驱逐出市场时,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 )。
A.逆向选择
B.道德风险
C.柠檬问题
D.A和C是正确的
17.一个人的学历证书或培训证明是要解决( )。
A.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
B.教育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C.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D.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
18.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假定生产要素X、Y和Z的价格分别为6、4、1元,边际产出分别是12、8、2单位,每单位产量的价格是1元,这意味着( )。
A.X、Y、Z的边际收益分别小于各自的价格
B.X、Y、Z的边际收益分别等于各自的价格
C.X、Y、Z的边际收益分别大于各自的价格
D.上述B和C
19.判断经济效率一般采用( )。
A.帕累托标准
B.资源配置
C.市场占有率
D.社会福利水平
20.设有甲、乙两类工人,甲类工人要求的工资率为2500元/月,乙类工人要求的工资率为2000元/月。某厂商为了实现最大利润,必须雇佣所有甲、乙两类的工人,并支付每个工人2500元/月的工资。由此可知,甲、乙两类工人得到的月经济租金( )。
A.分别为2500元、2000元
B.均为2500元
C.均为均为500元
D.分别为0元、500元
11.【答案】D。解析:在政府行为中所产生的寻租问题是由于政府干预产生的一类经济现象,它是一种典型的、直接的、非生产性寻租利益活动,主要利用行政法律的手段来阻碍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自由流动、自由竞争,以此来维护或攫取既得利益。
12.【答案】C。解析:资源的稀缺性导致资源只能用于最重要的用途,由此导致机会成本的产生。
13.【答案】B。解析:日用消费品的需求弹性较小,所以价格变动对它们的需求量影响较小。
14.【答案】C。解析:由于外部性存在,就需要政府进行干预调节。
15.【答案】D。解析:商品的价格与替代品的需求成正比,与互补品的需求成反比。
16.【答案】D。解析:柠檬问题指在二手车市场上劣车驱逐好车的现象,是逆向选择的表现。
17.【答案】D。解析:信息不对称不仅指人们常常限于认识能力不可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更重要的是指行为主体为充分了解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实在太大,不允许他们去掌握完全的信息。
18.【答案】C。解析:边际产出等于边际收益乘以价格,根据题目可计算得出三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都等于2,因此三种要素的边际收益大于各自的价格。
19.【答案】A。解析: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经济效率,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20.【答案】D。解析:从该要素的全部收入中减去这部分收入并不影响要素的供给,将这一部分要素收入称为经济租金。甲的月经济租金为2500-2500=0元;乙的月经济租金为2500-2000=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