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考行测备考技巧:巧避定义判断法律类陷阱
欢迎扫码或点击图片链接,加入国考备考交流群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正在紧张进行,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备考,济南中公教育特整理了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每天进步一点点,理想终会被实现!希望大家每天都能有所进步哦,加油!来一起学习下吧!下面为大家分享——2021国考行测备考技巧:巧避定义判断法律类陷阱
客观来讲,行测定义判断属于半常识类题目,此类题目既需要我们精准提取题干有效信息,也需要我们对有效信息的准确理解与把握,但有些法律类定义会利用考生在法律知识上的盲区来设置陷阱,令考生防不胜防,不胜烦恼。不用担心,接下来中公教育会教给大家实用的破解之法,敬请关注哟!
破解之法其一:积累常见法律概念,以备不时之需
【例】我国《刑法》规定,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他人人身采取暴力、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强行获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不构成抢劫罪的是( )
A.王某趁张某不备,抢走其价值10000元的背包
B.洪某在火车上将安眠药注入饮料罐让张某喝下,然后趁其昏睡时盗走现金10000元
C.李某夜晚入户盗窃,取走张某衣服中的5000元现金。张某被惊醒,李某持刀威胁后携财物逃走
D.张某欠刘某5000元不还,刘某将张某骗至家中,威逼张某交出其银行卡并说出密码。刘某到银行取走10000元后,将张某放走
【中公解析】本题考查对抢劫罪的理解。一般来说,考生可快速判断出CD两项符合“暴力威胁”这一定义要点,属于抢劫罪。但是会对AB两项产生纠结,最后可能凭感觉选择A项,毕竟该项有“抢”这一字眼。殊不知,定义中还有“其他方法”,所谓其他方法,是指使用暴力、胁迫以外的方法使得被害人不知反抗或无法反抗,而当场劫取财物的行为。如用酒灌醉、用药物麻醉、利用催眠术催眠、将清醒的被害人乘其不备锁在屋内致其与财产隔离等方法劫取他人财物。如果我们能理解这一点,便可轻松断定B项也属于抢劫罪,至于A项王某并未对张某人身施加任何影响,故不属于抢劫罪。本题答案为A。
破解之法其二:通过案例分析对比,逆向解读定义要点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下列行为属于职务侵占罪的是( )。
A.张某是名乘警,他将乘客遗失在列车上价值5000元的物品占为已有
B.刘某是某工地的材料工人,负责工地物品的调拨,几次私自将公司的建筑材料卖给别人,共卖了2万元
C.刘某是单位的保管员,一天他趁其他同事不注意的时候,将一个200元的收音机拿回家给儿子用
D.赵某是一跨国公司的会计师,私自作假账,使公司偷税高达200万余元
【中公解析】本题考查对职务侵占罪的理解。定义要点为:①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③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④数额较大。看到这里,考生会对第四个要点“数额较大”产生疑惑,具体标准是多少呢?不用担心,我们先来看下列案例,A项中乘警将旅游财物据为己有,不符合要点③,排除;同时D项赵某使公司偷税也不符合要点③;至于BC两项,通过对比分析可发现,二者均符合要点①②③,唯一区别在金额,一个2万元,一个200元,哪一个属于数额较大,一目了然。故本题答案为B。
》》》相关推荐:
关注济南中公教育微信(微信号offcnjn),考生如需进一步及时获取国考考试资讯,查看更多信息请访问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或抖音搜索“济南中公教育”关注我们的抖音号。
在线咨询




考试类型
网校课程
面授课程
中公图书